路是自己走的,怨不的别人
借刀杀人」计,就是借助别人力量去消灭自己的敌人,以达到保全自己的目的。利用矛盾、反间、离间等谋略,巧妙的借用别国的力量,来击败敌人,并能保存自己的实力。
评论现代职场
在现代的职场中,经常有因为工作位置和领导关系而产生相互侵杀的状态。所以如果你没有防御能力和职业道德那么你就是失败者,而且还没有翻身的余地!经管你可能是技术上或者是工作能力上比对手要强一些,但是更可能的是你并不如对手的技术和能力。尽管目前中国还没有把职业道德放在招聘的首位,但是全世界都在强调职业道德的今天,你没有职业道德那么你肯定就是个无能的人,就会中对手的《借刀杀人》计。被你的职业道德所伤害的人或者是事物都不会是因为你被利用了而同情你,只会更讨厌你,还会到处传播你是愚蠢的,没有人敢用你!
附上:《三十六计》第三计
古时有名的有:曹操借孙权杀关羽、郑桓公借刀诛敌。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
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
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②《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卦有:《象》损: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古人按语说:故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韩非子,内储说下》)。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可遣人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长知经》卷九《格形》)。
古按语举了几则战例:春秋时期,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将,开列名单,宣布打下郐国,将分别给他们封官爵,把郐国的土地送给他们。并煞有介事地在城处设祭坛,把名单埋于坛下,对天盟誓。郐国国君一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责怪臣于叛变,把名单上的贤臣良将全部杀了。结果当然是郑国轻而易举灭了郐国。三国时诸葛亮献计刘备,联络孙权,用吴国兵力在赤壁大破曹兵。还有,蜀将关羽围困魏地樊城、襄阳,曹操惊慌,想迁都避开关羽的威胁。司马懿和蒋济力劝曹操说刘备,孙权表面上是亲戚,骨子里是疏远的。关羽得意,孙权肯定不愿意。可以派人劝孙权攻击关羽的后方,并答应把江南地方分给孙权。曹操用了他们的计谋,关羽终于兵败麦城。
[ http://www.artx.cn/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